这两个月围绕ChatGPT的新闻层出不穷,热度不断,除了后续推出的ChatGPT Plus以外,还有另外一件大事,那就是微软 Microsoft 在上周二推出了新版Bing 搜索引擎这件事,因为微软将新版Bing 结合了比ChatGPT 现有版本更强大的新一代OpenAI 语言模型,除了常规的AI聊天机器人的功能,还能结合Bing去联网搜索结果呈现出来,迅速提供摘要(Opera亦有类似功能)。目前新版Bing 的只面向相对较少的用户提供,Bing Waiters名单曾在48小时内达到百万等候规模,可见是有多少感兴趣的人想要加入并试用新版Bing。
Bing 和 ChatGPT 分别是什么?
Bing 中文名称必应,有求必应的谐音梗。是由Microsoft 微软在2009年推出的搜索引擎,市场占有率仅有3.19%,远落后于Google的市占率。ChatGPT 是一个由 OpenAI 公司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,能够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,如此便能与人类进行语言的交流。Bing 在搜索引擎如履薄冰,亟需一款破冰产品,毕竟Bing如果能在广告市场市占率每涨1%,每年就能带来20亿以上的收益。推出的新版Bing即与ChatGPT进行合作,采用的语言模型也比ChatGPT现有版本要更新一代,微软称之为普罗米修斯模型(Prometheus Model)。模型吸取了ChatGPT 和GPT-3.5 的经验,结合Bing的网络,就可以让新版Bing 变得更智能,它可以搜索整个互联网,根据你的问题,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并总结出答案。
开始体验新版Bing
如果你想尝鲜新版Bing的AI Chat聊天功能,有三种方式:
- 第一种是试用Bing公开的AI聊天范例,这种模式下你无法自己问你想知道的问题。
- 如果你想体验完整版的功能,则需要先申请加入到Bing Waiters名单内,虽然前文说等候规模高达百万,但早点加入就可以早点体验,不是吗?
- 另外你还可以下载新版的Edge Dev开发版,相信你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资讯了,新版Bing和新版的Edge浏览器都是同期引入ChatGPT的,因此你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抢先体验到
体验之前要说的
如果你人在国内,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,那便是使用国内的网络直接访问 bing.com 或 https://www.bing.com/new,将会被强制跳转到 cn.bing.com,也就是国内特供版的 Bing 搜索引擎官网,而国内版的 Bing 搜索引擎目前暂时没有内置 ChatGPT,无论它上面显示的是国内版亦或是国际版,都是没有的。
那么你需要准备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:
- 使用全局代理,单独设置bing.com做局部代理会失效,建议全局代理。
- 安装浏览器扩展 HeaderEditor,它通过修改请求头来实现避免 Bing 跳转到国内版,支持Firefox、Chrome、Edge三种浏览器。教程跳转地址:
使用Bing Chat 公开范例
这个体验内容很简陋,仅做了解即可。直接在浏览器打开https://www.bing.com/,前提是你做了前面的准备步骤,在打开的页面中,可以看到如下的聊天范例,点击“试试看”即可。
范例中的问题取决于你所在地区、你使用的IP还有你的浏览器语言,我这里的范例给出的就是中文的,点击后,你会看到在原本的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,会有bing为你整理好的结果。
如果你对Bing给出的结果感到不满意,你还可以继续点击“Let’s chat”:
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加入到等候名单,会弹出加入的提示信息。先不管,我们看下一步
加入新版Bing Chat 等候名单
如前文所说,公开范例仅能作为尝鲜中的过个眼瘾,还不能完整体验到全新的Bing Chat,在过眼瘾的时候,Bing提示我们必须加入到新版Bing的等候名单。如要加入到等候名单也很简单,准备好你的微软账号,打开 https://www.bing.com/new ,点击加入等候清单即可。
加入后,你就可以看到 √你已加入候补名单 的提示啦。但是聪明的你一定看到了它下方还有个按钮,嗯?还可以加快获得新版Bing的资格?没啥好考虑的了,按了它!
喔吼,原来是让你安装一个浏览器扩展,我是firefox的忠实拥趸,显然微软也不能放过firefox的,毕竟自家的edge还嗷嗷待哺。
除了firefox,chrome和safari一样是有对应的浏览器扩展。微软为了市场,无所不用其极啊!这些权限也是有些敏感的。
另外,还建议你扫描 QR code,在手机上安装 Microsoft 必应应用,最后记得要在app上面登录你的账号。
下载Edge Dev也可以使用新版Bing?
新版Edge和新版Bing都是同期宣布与ChatGPT展开合作的,因此你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抢先体验到新版Bing!

您也可以联系文章作者本人进行修改,若内容侵权或非法,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任何个人或组织,转载、发布本站文章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,必须在文末署名文章出处并链接到本站相应文章的URL地址。
本站文章如转载自其他网站,会在文末署名原文出处及原文URL的跳转链接,如有遗漏,烦请告知修正。
如若本站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亦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暂无评论内容